一夜统一,换来30年沉沦!德国衰落的根,在统一那一刻就埋下了?
今天的德国不是输在全球化,也不是败于“中国制造”,而是败在自己手里,准确点,就是败在那堵倒得太快的柏林墙。
今天的德国不是输在全球化,也不是败于“中国制造”,而是败在自己手里,准确点,就是败在那堵倒得太快的柏林墙。
最近,台海风波被人将舞台搬到了柏林,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受邀出席“柏林自由会议”,并参访柏林墙。同一时间,被大陆依法立案调查的台“立委”沈伯洋也高调现身德国联邦议院门前,还拍照发文嚣张宣称“来抓我啊”。
柏林墙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整个欧洲仿佛被炸醒,无数人泪流满面,庆祝着历史巨变。但谁能想到,这场被誉为“世纪转折”的狂欢,竟然为欧陆埋下了数十年危机的种子?来自彭博社(Bloomberg)的专栏作家大卫·马什(David Marsh),在新书中直言不讳:柏林墙的倒
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一直到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德国被分成了两部分,长达45年。位于东西柏林之间的柏林墙,成了好几代德国人心里的一块伤疤,也是冷战时期全球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标志。这堵长达155公里的墙,把西柏林围得严严实实,几乎没有一点空隙。
"地邻又往我家地界挪了半尺。"二叔蹲在田埂上抽烟,烟头明灭间露出带着老茧的手——这是去年争地时被铁锹刮的疤。
别笑,真事,一辆80年代的依发251刚在德国拍出1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快一百万,买家说“买的不只是摩托,是东德味儿还没散尽的自由”。
在20世纪末的国际舞台上,有一个名字深刻地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就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他不仅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更在推动全球和平与变革的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将全面回顾戈尔巴乔夫的生平、思想、改革措施以及他对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已经预见到会有扑面而来的口水。民主德国,那是在公共舆论场上已经被一群公知成功的树立为反面典型的例子,是他们用来抨击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最佳素材之一。这个观点被营造得非常成功,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柏林墙的倒塌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柏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但对孩子来说,“和平”这个概念可能过于抽象。其实,和平并不陌生,它可以从“看见差异,尊重多元”开始——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因不同肤色、语言与文化而丰富多彩,而这些差异正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一个家庭要想保持清朗卫生,兴旺发达,就要经常打扫灰尘垃圾。民族要兴旺发达,就要豹变三生,剔㽽抉新,勇闯大道。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成果,创新理论,不忘初心,继承建立完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应对挑战突破百年变乱交织的大变局。西方价值观的残渣,渗透和侵
思想战场无声却惊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伴随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和理论自立。这不仅是学术讨论,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文化主权争夺。
一段柏林墙,多少辛酸事。竖立在联合国大厦草坪上的这段柏林墙实物残段,虽然没有太多的艺术价值,但其承载的历史可谓无比沉重。墙上的涂鸦活生生记录了一个民族曾经的撕裂与曲折历史,还记录了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由此带来的战火频仍、家国分离。